
《因果之眼》
江南古城的晨雾总带着茶香,虞彤彤的日子就像巷口老茶壶里泡出的头道茶,温吞里裹着青石板路的烟火气,她在茶馆帮工,指尖捻着针线为邻里缝补衣裳,听卖花担子摇过石桥,看说书先生敲醒木讲才子佳人,平凡得像墙角攀爬的青苔,不起眼却扎根在这片土地的肌理里。
直到那个暴雨倾盆的夜,电闪雷鸣劈破古城夜空,她蜷缩在屋檐下,却见一个盲眼老人浑身湿透缩在墙角,像片被风卷残的落叶,虞彤彤心一横,将老人扶进自己漏雨的阁楼,老人枯瘦的手紧紧攥着一面青铜古镜,镜面刻着模糊的纹路,忽然迸出刺目白光,瞬间吞没了她的意识。
次日醒来,阳光透过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菱形光斑,虞彤彤却看见了“不该看见”的东西:巷口总抢孩子糖吃的王二郎,身上缠着几缕暗红的“债线”,线头直指三天后城西赌坊的围堵;常在桥头施舍热粥的陈阿婆,心口泛着淡金的“光漪”,涟漪扩散处,正护着个在河边玩闹差点落水的孩子,她伸手想碰那丝线,指尖却穿过冰冷的空气——原来她得了双“因果眼”,能窥见人心深处的善恶过往,能瞥见命运枝头摇摇欲坠的因果碎片。
起初她只把这当秘密,偷偷帮王二郎躲过赌坊追打,却见他转头冲进火场救出被困孩童;她提醒陈阿婆小心门槛,老人却笑着拍她的手:“丫头,心善的人,老天爷都给挡着呢。”她渐渐明白,因果从不是简单的“善有善报”,而是一环扣一环的循环,直到城中富商周万金坐着八抬大轿经过老街,她看见他周身盘踞着浓稠的“黑雾”,黑雾里无数哀嚎的魂影在挣扎,而古城的商铺日渐凋敝,连卖豆腐的阿婆都说“最近的豆浆,都没以前甜了”——更让她心惊的是,黑雾深处,竟有一双冰冷的眼睛正透过雾气凝视着她,那双眼里没有温度,只有对“因果之力”的赤裸觊觎。
“噬因果者”——虞彤彤在古籍残卷里见过这个记载,他们以扭曲因果为食,用他人的“果”滋养自己的“因”,果然,陷阱接踵而至:伪装成寻亲妇人的噬因果者用虚假的“孽缘线”引她破坏姻缘,导致新婚夫妻反目;她帮被欺凌的书生讨回公道,那书生却因“因”的骤变,在考场上诬陷他人,身败名裂,每一次“行善”,都像往平静湖面投了石子,激起更汹涌的涟漪,甚至反噬曾受她帮助的人。
虞彤彤蜷缩在阁楼里,看着镜中自己布满红血丝的眼睛,第一次想把这双“眼睛”封印,可当她看见周万金逼得卖花少女家破人亡,少女在祠堂前烧着“卖身契”哭到昏厥;看见古城衙门里的贪腐像藤蔓一样缠绕着市井烟火,她忽然懂了:这双眼睛从不是审判世间的刀,而是守护温暖的灯。
64集的古城烟雨里,从青石巷到衙门大堂,从市井小民到幕后黑手,虞彤彤在因果的迷宫里跌跌撞撞成长,她学会看透丝线却不妄加干预,学会在“果”显现时悄悄种下“善因”,学会用平衡的“道”对抗扭曲的“欲”,当噬因果者最终现出真身,要将整个古城的因果吞噬殆尽时,她没有用暴力对抗,而是以自身为引,将无数“善因”的丝线编织成网,让天道回归本真。
古城的晨光再次洒满巷弄时,虞彤彤知道,她的眼睛不仅能看见因果,更能守护这人间的烟火与温柔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