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寸草燃晖》
清晨五点半,城市还在沉睡,李季已背着工具包走进工地,钢筋在他掌心硌出老茧,汗水顺着安全帽带滴进尘土,他总说“多扎一根钢筋,敏倩和娃的粥里就能多飘片肉”;张敏倩的纺织车间里,机器声轰鸣到深夜,她指尖的棉线缠了又缠,把旧毛衣拆了改给孩子织手套,却在丈夫加班的深夜,总留一盏暖黄的灯,灯下摆着腌好的萝卜干——那是她从牙缝里省下的甜。
他们是城市里最普通的“草根夫妻”,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,却把日子过成了细水长流的诗,李季的工装永远沾着灰,张敏倩的围裙总带着油渍,可他们的家总飘着烟火气:孩子的课本边角被细心抚平,旧沙发缝里塞着娃的奖状,冰箱上贴着敏倩写的“季哥,雨天慢点骑车”,日子像砂纸磨过,粗糙却磨出了彼此的温度。
可生活的狂风总来得猝不及防,一场高空坠落,李季的腰椎再也直不起来,顶梁柱轰然倒塌,医院走廊里,张敏倩攥着缴费单的手在抖,却在丈夫醒来时笑着说“没事,厂里给批了长假,我晚上摆摊,白天照顾你”,夜市灯光下,她冻得通红的手接过零钱,回家时却变戏法似的掏出丈夫爱吃的糖炒栗子;李季咬着牙学按摩、学做饭,把复健的疼藏在笑容里,只为让妻子回家能歇歇。
祸不单行,双方老人同时病倒,白天医院两头跑,晚上给孩子辅导功课,张敏倩的眼熬红了,李季的背更弯了,可争吵声从没响起过——他给她揉肩时说“你比我疼”,她给他擦药时说“你比我累”,有次孩子半夜发烧,两人背起孩子就往医院跑,雨披裹着一家三口,雨水混着泪水,却浇不灭他们眼里那点光。
没有狗血的逆袭,只有最真实的人间,当李季终于能拄着拐杖走远,当张敏倩的夜摊有了回头客,当孩子的成绩单贴上墙,他们才懂:爱从不是锦上添花,而是雪中送炭;幸福不是腰缠万贯,而是清贫岁月里,你为我留的那盏灯,我为你熬的那碗粥,像两株缠绕的寸草,在贫瘠的土地上,倔强地燃起属于自己的晖光,温暖彼此,也照亮了来路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