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国际青少年科创大赛决赛之夜,聚光灯下的林小宇只有八岁,却像一株顶着风雨生长的幼苗,稚嫩的肩膀扛着整个中国赛区的期待,他紧紧攥着背包里的备用芯片,指尖因用力而泛白——三小时前,他的“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”核心芯片被对手恶意破坏,那是他四年来用无数个通宵换来的“孩子”。
六岁那年,当同龄人还在玩积木时,林小宇蹲在爸爸旧电脑前,对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皱眉,邻居家的孩子总嘲笑他是“机器人怪胎”,他却不吭声,只是把妈妈给的零花钱攒起来,买了本厚厚的《儿童编程启蒙》,第一次写代码时,他因为一个分号错误急哭了,眼泪砸在键盘上,却倔强地擦干重新来过,七岁生日那天,他放弃了蛋糕,熬夜调试机器人,直到凌晨三点因低血糖晕倒在书桌前,醒来时手里还攥着机器人的传感器。
决赛现场,20国选手的科技炫目夺目,唯有林小宇的机器人带着手工拼凑的痕迹,却藏着最纯粹的初心,当评委质疑“孩子能懂什么环保”时,他仰起头,用清脆的英语回答:“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,我只是想让它更干净。”答辩环节,他流利地解释98%识别准确率的算法,逻辑清晰得让全场动容。
就在宣布冠军前夜,黑手伸向了他的机器人——芯片被利器划破,线路被剪断,林小宇看着散落一地的零件,没有哭,只是深吸一口气,从背包里掏出备用的零件,像拼拼图一样重新组装,灯光下,他的睫毛沾着未干的泪痕,手指却稳如磐石:“机器可以坏,但让世界变干净的心,不能停。”
当“中国”二字通过话筒传遍赛场,林小宇高高举起五星红旗,小脸上没有狂喜,只有释然,这一刻,全网3亿人记住了这个举着国旗的少年,更记住了那句“我想用科技让世界变得更干净”,领奖台后,他悄悄将奖金捐给山区科技教室,转身跑向校门口接他的妈妈,书包里还装着那本写满批注的编程书。
教育部火速改革中小学科创课程,无数孩子因为林小宇,第一次知道代码也能种出“绿色的花”,而这个八岁的少年,依旧每天放学后蹲在实验室,对着新的机器人图纸轻声说:“我们,继续加油。”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