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980年代的江南厂区,梧桐叶影在红砖墙上摇晃,像被时代揉皱的旧信纸,车间里,退伍军人陆振国正用布满老茧的手拧着螺栓,扳手碰撞的脆响里,猛地炸开妻子苏婉一句“离婚”的惊雷——那个总穿着的确良衬衫、说话带茉莉香的厂花,揣着户口本和一身倔强,竟净身出户了。
没人敢信,这个被厂里人宠坏的“娇气包”,骨子里藏着怎样滚烫的野心,她早不是当年那个顺从父亲包办婚姻的姑娘,敢拍桌砸了茶杯离家出走;揣着几十块钱,她蹬着吱呀作响的三轮车扎进夜市,白天踩着缝纫机把厂里姐妹积压的料子改成蝙蝠衫、喇叭裤,晚上趴在煤油灯下画设计稿,碎布头在她手里能拼出牡丹样,地痞来收保护费,她抄着烫衣杵挡在姐妹身前,眼神比灶膛里的火还亮;百货公司经理嫌她摊位小,她硬是扛着半成品衣服闯进办公室,领口沾着汗却挺直了脊梁——她的“辣”,是把日子豁出去闯的胆量;“飒”,是把土布变成时髦的灵光。
陆振国起初只当她“一时冲动”,直到看见苏婉借来的钱堆成小厂房的租金,十几个女工踩着缝纫机轰鸣到深夜,灯影里她的侧脸比车间里的机油灯还亮;直到她的服装厂被对手恶意举报,这个黑着脸闯进工商局的“老军人”,竟用部队学来的谈判技巧,一句“我以党性担保”堵住了所有刁难——原来那个需要人护着的姑娘,早成了能为他撑伞的人。
七十载岁月长卷里,改革的春风吹过厂区的烟囱,也吹皱了两人的心,当苏婉的商标印上百货公司的玻璃柜台,当陆振国终于学会把“你辛苦了”说得比螺栓还结实,这对曾形同陌路的夫妻,在时代浪潮里读懂了婚姻的真谛:不是谁依附谁,而是你乘风破浪时,我愿做你的港湾;我脚踏实地时,你为我点亮灯塔,从“弃妇”到女企业家,苏婉用双手闯出了八零年代最飒的风景;从“钢铁直男”到“护妻狂魔”,陆振国用军人的担当守住了最真的爱情——这是他们的故事,也是无数普通人在变革年代里,用热血与倔强写就的奋斗诗篇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