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送子殿》
雨夜如墨,青石板路泛着冷硬的光,一对衣衫褴褛的夫妇跪在送子殿前,三炷香燃尽时,殿内突然传来婴儿嘹亮的啼哭,他们不知,这座被香火供奉千年的庙宇,既是绝望者眼中的灯塔,也是吞噬希望的漩涡——那些求而不得的执念,终将成为滋养黑暗的祭品。
林砚是城西药铺的普通学徒,却背负着无人知晓的身份:送子殿最后一代“守灯人”,自幼,他便能看见凡人无法察觉的“因果丝线”——但凡在殿前求得孩子的夫妇,手腕上都系着一根透明的“愿力之线”,而殿内那尊慈眉善目的送子娘娘像,眼角正悄然渗出暗红的血泪,像极了无声的哀鸣。
直到邻镇张员外携重金登门,林砚亲眼目睹了更恐怖的真相:员外夫人“有孕”那夜,送子殿后山的百年古树竟一夜枯萎,而降生的男婴眉心,赫然嵌着一枚与树心纹路完全相同的玉佩,更可怕的是,镇上接连有孩童失踪,他们的魂魄,竟化作殿内香炉中飘摇的灰烬,随着香火升腾,消散于无形。
原来,送子殿从未真正“赐子”,它以香火为饵,将求子者的执念化为“养料”,暗中抽取凡人的生机与血脉,孕育出“借来的孩子”,这些孩子天生体弱,活不过弱冠之年,而他们的父母,将在孩子成年后反噬其生命力,直至油尽灯枯——这根本不是庇佑,而是一场以新生为名的残酷轮回。
为揭开这血色面纱,林砚深入送子殿地宫,在积满灰尘的碑文中发现惊天秘密:百年前,送子殿本为“阴阳调和”的祭坛,守护着两界平衡,可前代住持为求长生,篡改了祭坛规则,将“调和”变为“掠夺”,更与镇上的“香火会”勾结,将祭坛变成牟利工具,而香火会的头目,竟是平日里乐善好施的县令——他手持“令牌”,操控全镇愿力流转,甚至将亲生女儿献祭给祭坛,只为换取权力永固。
孤魂指引下,林砚找到祭坛核心:燃烧百年的“长明灯”,灯油正是无数逝去孩童的魂魄,要破除诅咒,必须熄灭此灯,当林砚握住灯芯,无数孩魂伸手哀鸣:“救救我们……”灯灭瞬间,地宫崩塌,送子殿轰然倒塌,那些“借来的孩子”身上的玉佩尽数碎裂,而林砚眉心,却多了一道与孩魂相同的印记。
天亮时,镇上夫妇惊觉怀中孩子化为飞灰,林砚站在废墟之上,望着初升的太阳轻声说:“真正的送子,不是索取,而是让每一个生命,都能自然生长。”只是无人知晓,他身后,送子殿的残垣断壁下,一缕微弱的香火,正悄然重燃……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