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薪火重燃》
深夜的“焰火陶坊”里,窑火明明灭灭,映着林晓焰泛红的眼眶,这座百年老坊像被抽走了魂——父亲走后,账本上赤字刺眼,学徒们陆续离开,街坊们议论纷纷:“古法陶艺?现在谁还用这些老物件。”她是林家第五代传人,从会走路时就跟着父亲在窑边打转,可守着“火凤凰窑”的青烟,终究敌不过流水线瓷器的廉价冲击。
就在她准备卖掉最后一块地抵债时,许星瑶带着资本和流量闯了进来,这个靠短视频爆红的“文创女王”,镜头前总能把老物件讲出新故事,她指着“火凤凰窑”:“这窑口烧不出年轻人喜欢的,要么改,要么拆。”林晓焰攥紧袖口——这窑是父亲临终前擦了三遍的,他留下的声音在耳边回响:“林家的火,从来只烧该烧的东西。”争执中,林晓焰失手打翻调配半天的天青釉,釉料泼在素胎上,像一道蜿蜒的火痕,她赌气把坯子扔进窑。
三天后开窑时,所有人都愣住了:釉面流淌着从未见过的纹路,似凤凰展翅,又似星河倾泻,正是古籍里记载、已失传百年的“流焰纹”,收藏界震动,天价求购纷至沓来,可林晓焰看着窑口残存的灰,突然懂了父亲的话:“火凤凰要自己飞起来。”
许星瑶主动找上门,这次没提拆窑:“我帮你讲故事,你教我守手艺。”林晓焰看着她手机里自己低头调釉的背影,笑了——一个不懂拉坯的“门外汉”,带着她直播时念出“流焰纹”的传说;一个不会用滤镜的“老顽固”,跟着她学在产品详情页写“每一道纹路都是窑火的吻”,新品发布会前夜,陶坊却遭纵火,纵火者留下话:“老手艺就该进博物馆。”
林晓焰在废墟里翻出父亲泛黄的笔记,最后一页写着:“窑火会灭,但点火的人不能散。”她抬头,许星瑶举着手电筒,两人影子在火光里重叠,当“火凤凰窑”重新点燃时,窑火映着两张年轻的脸,也映着林家陶坊的新生——真正的薪火,从来不在窑里,而在那些愿意为传统点灯的人心里。









